欢迎访问 北京梦潮精仪科技有限公司 官网 咨询电话:010-53389520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热门搜索: 虚拟仿真 工厂实训 物联网
首页 ->行业动态 ->从1901年,透过老照片看看中国科学仪器发展的百年历史!

1901年上海科学仪器馆开始经销科学仪器。这是我国正规地接触科学仪器的开始。

1932年中国仪器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开始修理一些玻璃分析仪器

科学仪器4

1950年8月24日,新中国政务院会议通过了李四光(中国科学 院副院长)等四位部长联名提出设立中国仪器研制机构的建议,建立了中国仪器研制机构 - 长春仪器馆(后来改称为长春光机所)。

1958年长春光机所研制的精密光学仪器,即“八大件,一个汤”,在科技界引起强烈反响,为“两弹一星”及国防精密仪器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仪器1

上海相继出现了雷磁、沪江、 科伟、创造等分析仪器厂开始生产pH计、比色计和极谱仪等。

科学仪器5

早在1956年制定的《十二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所确定的 57 项重大科技任务中就有一项是“仪器、计量及国家标准”, 提出了要“掌握现有的并建立新型的、更完善的控制仪表、精密仪器和化学试剂......”。

又在原苏联援建的156 项重大建设项目中列入了分析仪器厂的建设项目(北京分析仪器厂)。还在机械工业部成立了仪表局。


在1963年制定的科技规划中,则在工业科学技术部分提出要“加速发展仪器仪表工业,尽快建立一个具有相当水平的仪器仪表工业体系”。


此后,又把科学实验提高到“三大革命运动”之一的高度予以推动,大大促进了我国早期科学仪器研究、开发和产业的发展,先后又在上海、南京、沈阳、成都、佛山、厦门等地建立了多家各有特色的大型分析仪器厂及北京地质仪器厂、北京第二光学仪器厂、新天光学仪器厂、长春光学仪器厂、丹东射线仪器厂等一大批专业仪器生产厂 家。并在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的基础上,先后创建了上海、合肥、西安等多个光机所。

中国科学院成立了仪器委员会,并为科研特需建立了真空、生物、天文、显微分析等科学仪器厂。


国家还曾通过各种渠道对从天平、比色计、pH 计、火焰光度计、水质分析仪器等低档仪器,一直到分光光度计(1962 年完成)、气相色谱仪(1963年完成)、质谱计(1963年完成)、紫外- 可见分光光度计(1978年完成)、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液相色谱仪、核磁共振波谱仪(1975 年完成)、电子显微镜等中、高档仪器的研制、开发和产业化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经费,并且取得了许多喜人的成果。 

在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上,国务院曾决定仪器仪表单列管理,成立了国家仪器仪表局,在全国范围投入了较多的资金和人力进行仪器的研究开发,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科学仪器6


后来由于人们认识上的变化,科学仪器被简单地看作是科技发展的“支撑条件”。以至进入90年代后国家仪器仪表局干脆被最后撤消,加上市场经济(主要是国外仪器的拥入)的冲击和国有体制的束缚,我国科学仪器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低潮期。 进口的国外分析仪器占据了国内市场的70%,大型精密仪器更是100%进口。

1995年卢嘉锡等20位院士给中央领导提出了“关于振兴仪器仪表工业的建议”;

卢先生还 在1996年12月19日说:“国产分析仪器一定要有一个质的飞跃,要创出中国的名牌,并走向世界,振兴中国的分析仪器工业是当务之急,也是国内诸多科研单位和仪器厂家应该树立的奋斗目标”。

科学仪器7

2000年王大珩等11位院士又提出“我国仪器仪表工业急需统一规划和归口管理”的建议;卢世壁等11位院士也发出“发展生物医学工程产业”迫在眉睫的呼吁;以金国藩院士为组长的仪器仪表专题调查组在3个月调查的基础上,向国家计委、经贸委和科技部提交了“关于振兴我国仪器仪表产业对策的建议”。


科学仪器8

2000年第154次“现代科学仪器前沿技术与分析科学”香山会议上专家们更明确指出:科学仪器“是高技术产物,属高技术领域”,“科学仪器是信息的源头,是信息产业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对促进国民经济、科学技术、国防建设的发展具有巨大的作用。

在这种背景下,随着人们对发展科学仪器重要性认识的提高和国有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及民营企业的崛起,加上整个经济发展加速所起的带动作用,科技部从“九五”科学规划开始把“科学仪器的研制和开发”列入了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并逐渐增加投入,还把科学仪器研发工程中心列入“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也设立了科学仪器研究专项。这一系列的措施使科学仪器的研究开发和产业的发展逐渐走出低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