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北京梦潮精仪科技有限公司 官网 咨询电话:010-53389520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热门搜索: 虚拟仿真 工厂实训 物联网
首页 ->行业动态 ->114个中科院研究所名录
中科院
中国科学院(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成立于1949年11月,为中国自然科学最高学术机构、科学技术最高咨询机构、自然科学与高技术综合研究发展中心。

中国科学院,集科研院所、学部、教育机构于一体,确立了“民主办院、开放兴院、人才强院”的发展战略。全院共拥有12个分院、100多家科研院所、3所大学(与上海市共建上海科技大学)、130多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210多个野外观测台站,承担20余项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建设与运行,正式职工6.8万余人,在学研究生5.2万余人。建成了完整的自然科学学科体系,物理、化学、材料科学、数学、环境与生态学、地球科学等学科整体水平已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中科院分院:

中国科学院北京分院、中国科学院沈阳分院、中国科学院长春分院、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中国科学院南京分院、中国科学院武汉分院、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中国科学院昆明分院、中国科学院西安分院、中国科学院兰州分院、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
 
学校及公共支撑单位: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文献情报中心、*兰州文献情报中心、*成都文献情报中心、*武汉文献情报中心

建院以来,先后由郭沫若(1949~1978)、方毅(1979~1981)、卢嘉锡(1981~1987)、周光召(1987~1997)、路甬祥(1997~2011)和白春礼(2011至今)担任院长,他们为中国科学院的建立与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全国先后有1200余位科学家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他们是新中国科技工作者的杰出代表。中国科学院汇聚和造就出一大批为新中国科技事业做出重大贡献的科学家,其中代表人物有“两弹一星元勋”于敏、王大珩、王希季、王淦昌、邓稼先、朱光亚、孙家栋、任新民、吴自良、陈芳允、陈能宽、杨嘉墀、周光召、赵九章、钱骥、钱三强、钱学森、郭永怀、屠守锷、黄纬禄、程开甲、彭桓武,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吴文俊、王选、黄昆、刘东生、叶笃正、吴孟超、李振声、闵恩泽、吴征镒、徐光宪、谷超豪、孙家栋、师昌绪、谢家麟、吴良镛、郑哲敏、张存浩、程开甲、于敏,新中国主要学科的奠基人和开拓者华罗庚、苏步青、吴有训、周培源、严济慈、庄长恭、曾昭伦、张钰哲、竺可桢、贝时璋、童第周、冯德培、钱伟长、李薰、周仁等,还有冯康、王应睐、陈景润等一批勇攀世界科技高峰的杰出科学家。

中国科学院立足创新实践,培养造就了近千名新一代科技领军人物和科技尖子人才,形成了一支高水平的科技创新队伍,包括300余位“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1000余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40余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通过“千人计划”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400余人,900余人在重要国际科技组织、学术期刊担任重要职务。

114个研究单位

1. 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2. 物理研究所 
3. 理论物理研究所 
4. 高能物理研究所 
5. 力学研究所 
6. 声学研究所 
7. 理化技术研究所 
8. 化学研究所 
9.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10. 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11. 过程工程研究所 
12. 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13. 国家天文台 
14. *云南天文台 
15. *新疆天文台 
16. *长春人造卫星观测站 
17. *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 
18. 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 
19. 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20. *兰州油气资源研究中心 
21. 青藏高原研究所 
22. 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23. 大气物理研究所 
24. 植物研究所 
25. 动物研究所 
26. 心理研究所 
27. 微生物研究所 
28. 生物物理研究所 
29. 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30. *农业资源研究中心 
31. 北京基因组研究所 
32. 计算技术研究所 
33. 软件研究所 
34. 半导体研究所 
35. 微电子研究所 
36. 电子学研究所 
37. 自动化研究所 
38. 电工研究所 
39. 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40. 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41. 光电研究院 
42. 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43. 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 
44. 信息工程研究所 
45. *数据与通信保护研究教育中心 
46. 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 
47. 北京综合研究中心 
48. 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 
49. 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50. 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51. 金属研究所 
52. 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53. 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54. 海洋研究所 
55. 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56. 烟台海岸带研究所 
57. 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58. 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59. 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60. *农业技术中心 
61. 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62. 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63. 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64. 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65. 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66. 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67. 上海天文台 
68. 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69. *上海巴斯德研究所 
70. 上海药物研究所 
71. 上海高等研究院 
72. 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73. 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74. 城市环境研究所 
75.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76. 南京土壤研究所 
77. 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78. 紫金山天文台 
79. 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80. 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81. 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82. 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83. 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 
84. 武汉病毒研究所 
85. 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86. 水生生物研究所 
87. 武汉植物园 
88. 南海海洋研究所 
89. 华南植物园 
90. 广州能源研究所 
91. 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92. *长沙矿产资源勘查中心 
93. 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 
94. 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95. 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96. 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 
97. 成都生物研究所 
98. 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99. 光电技术研究所 
100. 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 
101. 昆明动物研究所 
102. 昆明植物研究所 
103. 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104. 地球化学研究所 
105. 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106. 国家授时中心 
107. 地球环境研究所 
108. 近代物理研究所 
109. 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110. 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111. 青海盐湖研究所 
112. 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113. 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 
114. 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